《中国哲学史》课程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的一个传统特色课程,也是哲学系历史最悠久的课程,其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凝聚着中国哲学教研室几代学人的心血。
早在1914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的专业教学中,讲授《中国哲学史》的教授有陈黼宸、马叙伦、陈汉章、胡适。当时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课及其讲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是现代学术方法应用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开端,开创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先河,也奠定了现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础。知名学者陈钟凡、冯友兰、顾颉刚等,当时都曾研习这一优秀课程。
20世纪20年代以后,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汤用彤、容肇祖等人纷纷应邀来北大哲学系任教,开设中国哲学课程,为完善《中国哲学史》的课程内容,提高研究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冯友兰开设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为“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冯友兰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和《史料学》课程将思想研究与原典讲读相结合,是《中国哲学史》的课程教学上的一大突破。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经北京大学校长批准,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了中国哲学史组,冯友兰出任组长,朱伯崑任秘书。1954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冯友兰任主任,朱伯崑任秘书,后张岱年任副主任。这个时期,在新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冯友兰和张岱年开设了新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其教学大纲发表于《新建设》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国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参考体系。1957年,中国哲学教研室推动了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讨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1961年,高等教育部组织学者进行教材编写。当时教材编写组以中国哲学教研室学者为主,参加者有冯友兰、任继愈、孔繁、汤一介、邓艾民、卢育三、楼宇烈等。他们共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全四册)、《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历代哲学文选》等等。这些教材为推动《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获得社会广泛的好评。
现在《中国哲学史》课程的两本教材,是“文革”以后,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几代人几经修改后的成果。1972年,由汤一介主持,张岱年、朱伯崑、邓艾民、孔繁、楼宇烈、邹本顺编写了《中国哲学史》讨论稿和《中国哲学史资料辑要》,成为《中国哲学史》教学的主要教材。1980年楼宇烈主持全面修改了《中国哲学史》讨论稿,该书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朱伯崑负责了对《中国哲学史资料辑要》的修改,改名为《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当时参加的学者有汤一介、李中华、魏常海、王守常等人。
2001年,《中国哲学史》由许抗生、陈来、李中华、张学智、王守常、王博、杨立华等学者修订,最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北京大学哲学教材系列”之一。
现在,《中国哲学史》课程由李中华、张学智、王博三位老师负责。他们在继承中国哲学教研室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今本科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几代学人严谨的学风、深邃的思想和不断创新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