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中国哲学史(上、下)
英文名称: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类别: 主干基础课
开课院系: 哲学系
学      分: 2
学      时: 4 周
开课学期: 秋季、春季

中国哲学史课程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哲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哲学门,成立于1912年,两年之后开始招生,课程以中国哲学为主。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沿用的仍然是旧的经学观念,哲学和历史的意义都比较缺乏。几年之后,胡适到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在西方历史和哲学观念的影响之下,写出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奠定了现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基本思路。20年代后期,冯友兰也曾在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讲义构成了后来印行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基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冯友兰、张岱年、汤用彤、朱伯昆、任继愈等都集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新的环境之下,中国哲学史课程也开始重新设计,冯友兰、张岱年等开出了在新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哲学史课程。50年代,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大纲发表于《新建设》杂志,很长时间内成为全国大学讲授该课程的参照体系。60年代,由任继愈主编,北大哲学系学者为主,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全四册)。在张岱年主持下,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也编注了《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全8册)。冯友兰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并撰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先秦和两汉部分。1972年,由汤一介先生主持,中国哲学史组编写了《中国哲学史》教材讨论稿(上、下),以及《中国哲学史资料辑要》。70年代后期,在楼宇烈主持下,全面修改《中国哲学史》讨论稿,198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署名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同时,由朱伯昆负责,中国哲学史教研室还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01年,《中国哲学史》再次全面修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其主要教学内容是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从先秦到清代的发展线索,使学生对古代中国哲学传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哲学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所以课程内容的设计,以有效地反映这一主题为目的。我们以哲学问题为基本的框架,如宇宙论、知识论等,以概念、命题为基本的对象,通过清晰地讲授,力图揭示中国哲学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就课程内容的设计而言,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受到僵化教条的影响,显得有些生硬。同时也存在着不加分析地用西方哲学问题取代中国哲学问题的情形,妨碍对中国哲学传统的正确理解。近20年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注意对于中国哲学精神和特点的把握。我们把这些研究的进展体现到教学内容的改变之中,比较注重对中国哲学自身特点的理解和体会。力图重建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以及中国哲学自身的概念范畴系统。这当然不是排斥西方哲学的模式,事实上,我们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经常注意从中西哲学对比的角度来思考哲学问题的共性和个性,以了解人类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和中国理论思维的特点。

中国哲学史是一门基础学科,但中国哲学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既是理论思维的锻炼过程,又是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在讲授中,我们针对中国哲学的这个特点,特别注意把知识传授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儒家,就是一个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学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对于人的本质的一种理解。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学问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哲学主张和生活是一致的,我们也很注意介绍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式生活。所以中国哲学的学习经常会引起学生的某种亲切感,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近,并有意识地在生活实践哲学道理。我们有时候会组织学生参观和哲学家有关的遗迹,在怀古之中加深对中国哲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历史沿革

 

 
首页 | 主讲教师 | 课程简介 | 课程内容 | 参考文献 | 历史沿革 | 课程讨论 | 教学视频 |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