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经验交流
 
人才培养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
——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专业课程训练为核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

蒋绍愚、张联荣、张双棣、宋绍年、耿振生、朱庆之
杨荣祥、孙玉文、邵永海、胡敕瑞、张渭毅、刘子瑜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前。1954年,魏建功和杨伯峻首开“古代汉语”课,同时,王力首开“汉语史”课,并先后出版了三卷本《汉语史稿》和四卷本《古代汉语》教材;60年代初,王力又开设“中国语言学史”课,初步形成了共时的“古代汉语”课、历时的“汉语史”课和汉语语言学学术史课相结合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科研为主导的,全能型的古代汉语教师队伍,他们当中的王力、魏建功、杨伯峻和周祖谟等在20世纪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北京大学逐步建立起了十年制的,包括“本、硕、博”三个阶段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确定了北大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造就大批顶尖的学术人才,这样的人才,原则上要经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才能完成。因此,人才培养工作的重心也从原先单一的本科生,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倾斜。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古代汉语专业从课程设置到人员的配备,不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实际操作,都做了重大的调整。在课程设置上,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流的中文专业基础人才和古代汉语专业人才,必须要给学生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课程训练——全面和系统是指要给学生以从共时到历时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训练,重点打好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基础;前沿创新是指要通过教师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性课程,重点实现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个由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子体系构成的古代汉语的专业课程系统;相应地,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强调学科布局的均匀,无论在语音、语法和词汇,还是在上古、中古和近代,都有教师在贯通的基础上从事相对专门的研究和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外部的学术资源,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从90年代中期尤其是近五年以来,在北大中文系“守正创新”办系方针的指导下,我们面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共开出古代汉语类的基础课、选修课近50门,既有在内容上得到不断更新的“古代汉语”“汉语史”“中国语言学史”以及“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和古代语言学专书研究等传统课程,又有“近代汉语研究”“中古汉语研究”“佛教语言研究”和汉语史专题研究一类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的创新课程,将学科的基础与前沿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的完整而规范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为中文专业的基础人才培养和古代汉语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得到学生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在具有指标意义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已有两篇论文先后获奖;另在北京大学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每年都有古代汉语专业的论文获奖。更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通过上述课程体系的建设,第三代教师队伍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已经全面接棒,他们在两个方面有了突出的表现,一是对传统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更新,二是开设了一些前沿的课程。这些都确保了在新的时期北大古代汉语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在学术界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
总结已往的专业课程建设历程,我们的主要思路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建设一支学科布局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高水准的专业课程要靠高水准的教师才能开出。因此,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始终是我们教学建设工作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们着重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确立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原则;二是保持教师学科分布的合理性,为落实给学生全面系统和富有特色的课程训练的教学理念奠定基础。
由于受到5、60年代教学与科研分离的科教管理体制的影响,进入80年代,甚至到了90年代,有相当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师,尤其是基础学科的教师,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北大中文系亦不能完全幸免。所幸的是,在古代汉语教研室,尽管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但王力等老一辈学者一开始就用自己辉煌的学术实践确立了一个原则,这就是“要以写书来教书,而非以买书来教书”,让我们明白,科研是教学的先导,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课程,只能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反过来,教学又是对科研的促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紧科研工作不放松。因此,努力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成为我们几代教员的共识。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现在,先后有19位教师在古代汉语教研室工作,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65项,发表学术专著(含教材)超过70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有40多项。其中,王力的汉语史系列论著,郭锡良的上古汉语系列论著,唐作藩的音韵学系列论著,何九盈的中国语言学学术史系列论著在学术界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岗的12位教师中,蒋绍愚的汉语词汇语法史和近代汉语研究,已出版著作6部,论文60余篇;张双棣的秦汉专书语言研究,已出版著作6部,论文20余篇;张联荣的古汉语词汇研究,已出版著作2部,论文20余篇;耿振生的近代音研究,已出版著作4部,论文25篇;朱庆之的中古汉语和佛教汉语研究,已出版著作2部,论文50余篇;孙玉文和张渭毅的中上古音研究,已出版著作2部,论文近50篇;宋绍年和邵永海的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已出版著作2部,论文近30篇;杨荣祥和刘子瑜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已出版论著2部(另有2部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论文近60篇;胡敕瑞的中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出版著作一部,论文10余篇。(附件一:科研成果目录)
这支教学科研并重的师资队伍所取得的丰硕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好评,获得了多种奖项。以近十年的统计,蒋绍愚、宋绍年参加编写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的“首届辞书奖一等奖”(1995),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张双棣《吕氏春秋词典》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淮南子校释》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淮南子校释》获得北京大学第六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8),宋绍年《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获北京大学第五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论文二等奖(1996年),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获第五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三等奖(1993),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研究》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试论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获得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佛教混合汉语初论》获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科研究二等奖(2002),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被评为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杨荣祥《近代汉语研究》入选商务印书馆“中青年语言学者丛书”(2003),张渭毅《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2004),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4年),刘子瑜《〈朱子语类〉动补结构研究》入选商务印书馆“中青年语言学者丛书”(2003年)等等。这些富有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古代汉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为系列课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附件二:教研室成员获奖目录及证书复印件)
在教学方面长期困挠许多学校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工作量的增加和教员人数的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对于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课程训练作为基本教学理念的北大古代汉语专业来说,这一矛盾似乎更加突出。在60年代,古代汉语教研室的编制一度达到15人,然而当时的教学任务却相对单纯。进入90年代,专任教师的数量基本保持在10人左右,而教学对象却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中文系和其他相关院系的本科教学、全校通识教育课的工作以外,还有平均每年10名硕士生和10名博士生的教学工作。为此,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千方百计保持教师分布与学科方向的相对均衡,即在教师的选留和引进时,优先考虑专业分布的需要,尽量避免在同一个方向上人员重复;二是逐步消除教师专业方向过窄的弊端,要求每个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都能讲授两个以上类别的课程。(附件三:现任教师开课情况)在2004年上半年召开的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包括古代汉语专业在内的语言学科进一步提出了要打破现有的语言理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传统类别,提倡打破时空界限,以语音、语法和词汇为纲的学科建设思路,进一步要求中青年教师古今中外兼通,以适应新时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为了给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专业课程训练,我们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充分利用系内和校内资源,利用北大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主要是把中文系内与古代汉语有关的学科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两个专业的课程也纳入课程体系,并邀请国内外专家以固定开课和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的形式参加对学生的课程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接触到各种不同学术流派的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信息。据统计,从2000年以来,古代汉语专业平均每年有10位海内外专家前来讲学。就在本学期,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龚煌城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校区丁邦新教授合作开设的《古音研究》课,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此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的环境,我们还多次主持召开了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附件四:2000年以来邀请海内外专家讲学情况、召开学术会议情况)

二、紧紧围绕培养一流学术人才这个中心工作,建立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训练体系

建立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给学生一个从知识到方法完整的学术训练,是我们长期坚持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一流的学术人才。
上述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其一是在基础方面要给学生以从共时到历时的全面和系统的训练。体现在本科生教学上,是以《古代汉语》和《汉语史》两课为核心,一方面教给学生“古代汉语”的基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另一方面教给学生汉语古今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演变规律;体现在研究生教学上,则强调不论最终的研究方向如何,所有的学生在进校后都必须接受北大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位课程训练,语音、语法和词汇缺一不可。其二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开设出丰富的将知识性和研究性有机结合的、能及时反映学科前沿成果和趋势的特色课程,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教学上。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共时和历时交错的课程体系网络,可供各类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这个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 :
第一、古代汉语(共时语言)课程系列。按照古代汉语学习和研究的不同层次,提供各类以共时描写为主的基础课程。初级课程为大学本科《古代汉语》(101)和“古代专书研读”(102),如《论语研读》(102.1)、《左传研读》(102.2)、《孟子研读》(102.3)、《韩非子研读》(102.4)、《战国策研读》(102.5)、《庄子研读》(102.6)、《吕氏春秋研读》(102.7)、《淮南子研读》(102.8)等。辅以三个系列的中高级课程,一是第一层次的《汉语音韵学》(201)、《训诂学》(211)、《文字学》(221)和第二层次的《集韵研究》(311),《中原音韵研究》(312),《古音学》(313),《〈尔雅〉研读》(321)、《广雅疏证研究》(322),《说文解字研读》(331)、《古文字学》(332)、《战国出土文字研究》(333),《古汉语词汇研究》(323)等;二是“专书语言研究”(301),如《世说新语语言研究》(301.1)、《祖堂集语言研究》(301.2)等;三是专题语言研究,如《唐诗语言研究》(401)、《佛典语言研究》(402)等。
第二、汉语史课程系列。系统讲授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历史变化,探讨汉语演化的机制和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断代系列和专题系列的课程,使学生对汉语史研究各分支领域的研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本系列课程以《汉语史》(102)为基础,延伸课程包括汉语断代史和汉语史专题两个分支,前者如《上古汉语研究概况》(205)、《中古汉语研究概况》(206)和《近代汉语研究概况》(207);后者如《上古音研究》(331)、《中古音研究》(332)、《近代汉语语音研究》(333)、《语音史研究专题》(334)、《汉语语法史研究专题》(335)、《古汉语词汇史专题》(336)等。
第三、学术史和方法论课程系列。《中国古代汉语学史》(231)、《中国现代语言学史》(232)、《历代语言学名著选读》(233)、《古音学研究方法论》(234),《〈马氏文通〉研读》(341)、《佛教汉语语料学》(403)等。此外,像蒋绍愚的《近代汉语研究概况》,既属于断代史的范围,又具有学术史的性质。(附件五:课程图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计划)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传统课程的继承和发展。中文系的古代汉语课程与历史和现代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汉语语言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经过二千多年历史积淀的我国传统语言学的精华,又不断吸收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形成了科学的汉语历史语言学分支。然而在近十多年来,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中文学科当中受到了最大的冲击,一些古汉语学科基础的课程或随老教师的退休,或因应用型“教学改革”,在许多学校的课表上渐渐消失;另一方面,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传统课程面临改革的更大压力。我们也面临了同样的窘境。对此,我们的作法是,在千方百计保护古代汉语课程体系的传统基础的同时,加大这些课程内容更新的力度。这种努力可以在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古文字学》、《古音学》、《〈马氏文通〉研读》、《〈说文解字〉研读》等课程中略见一斑。
2)新课的建设,主要是指站在学术界最前沿的专题和断代系列课程的建设。在强调对优秀传统的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对学术界新的学术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组织新课程的开设。八十年初期,今天已经成为学术热点的近代汉语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重新被提起,蒋绍愚凭着敏锐的学术眼光,立刻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这个方向上来,并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出《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的课程,指导近代汉语方向的研究生,为今日北大成为全国高校中近代汉语研究的第一重镇占得了先机。相类似的情形还有朱庆之的佛教汉语研究,他为研究生开设的《佛教汉语研究》系列课程在学术界也颇具影响。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与《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相配套的《中古汉语研究概况》和《上古汉语研究概况》两门课程,其中《中古汉语研究概况》已于上学期开出。

三、高度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狠抓基础课的教材建设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王力在讲授汉语发展历史课程的基础上出版了《汉语史稿》(上中下三册),开创了“汉语史”的研究和教学这一新的领域;60年代初期,受教育部的委托,王力又主编《古代汉语》(四册),创立了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教学体系,对后来的全国的古代汉语基础课教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两部教材的编写,也开启了北大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重视基础课教材建设的历史。
进入80年代以后,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主要的工作仍然集中在基础课《古代汉语》上面,除了对王力四册本《古代汉语》进行了修订以外,又应当时的需要,由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共同编写了新的《古代汉语》教材。这部问世后受到众多高校师生的欢迎,被广泛采用为古代汉语课的指定教材。至今已重版、再版多次,超过150万套。此外,郭锡良、曹先擢、何九盈、蒋绍愚在中央电大的古代汉语授课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出版了相应的《古代汉语》教材。《怎样学好古代汉语》一书影响非常大;该课程被评为所有电大课程中最好的课程。
2003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多层次教学的需要和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由郭锡良和蒋绍愚主编的新一套一册本《古代汉语》的编纂计划得到了十五国家精品教材立项,目前正在编写当中。
上述三套教材一以贯之地保持了系统传授古汉语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籍的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同时又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反映了北大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在基础课教学方面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成果。
在王力的指导下,与《古代汉语》课程配套、方便学生学习学习该门课程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于80年代初出版,为古代汉语教学提供了一部切合实用而又具较高科学性的工具书;2000年由王力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出版,这是一部充分反映王力关于古汉语字典编写思想的中型字典,为古代汉语教学又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工具书。
在提倡集体编纂古代汉语基础课教材以外,我们还鼓励教师为教学而开展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融入教学中去,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不同课程的教材。唐作藩撰写的《音韵学教程》出版后为众多高等院校采用。何九盈在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的基础上撰写的《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后成为教育部指定的教材。1990年,何九盈又开设了新课程“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撰写了教材《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在王力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扩充,吸收和总结了前修时贤包括作者本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全新的中国语言学史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汉语词汇研究》、《唐诗语言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概况》是蒋绍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出的新课。这些课程均属古汉语研究的前沿领域,蒋绍愚在这些领域作了精深研究,并及时反映到教学过程中,经过多轮讲授之后,作为教材正式出版。这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教材建设体现了古代汉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特点。此外,张联荣的《古汉语词义论》,张双棣的《〈吕氏春秋〉词汇研究》、《淮南子校释》,耿振生的《音韵通讲》、《二十世纪音韵学研究方法论》,宋绍年的《马氏文通研究》等等,也都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产物。(参看附件一)

四、加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努力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尤其是其中的人文学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生源不足,质量下降。面临刚开始但还远不成熟的商品经济大环境,学生甚至整个社会有些迷失,表现出对基础学科的忽视,一方面是学生厌学情绪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对人文性、基础性学科和课程的挤压。而在中文学科中,又以“古”字号的古代汉语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面对剧烈的环境变化,我们有过彷徨,有过不解,有过抵触,甚至有过痛苦和迷茫。但是最终我们认识到新的社会环境的必然性,并逐渐行动起来,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环境,适应环境,确定了加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努力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应对方针。这些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坚持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对教学工作的严肃认真是北大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的传统,虽然教师更换了几代,我们一直强调每门课的开设需要有论证、开设的效果需要有检查。教研室每位教师都把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要务予以充分重视,舍得花大力气投入教学。从教案和教学课件的准备,到教学环节的周密考虑,从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到学生作业的认真批改,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从而保证大多数课程都贏得了学生的喜爱和高度评价。(附件六: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二、完成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到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重的教学的转变。一方面,由于课时的减少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大量的古文和古汉语常识,只能教给他们最基本的东西,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在课程结束以后还可以凭借学得的基本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和教育界更加强调能力培养的今天,在我们对古代汉语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的兴趣和要求已经从单纯对语言事实的描写逐渐转移到对语言现象的解释的情形之下,古代汉语专业课教学的重心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即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并重。
三、重视传统课程的内容更新。古代汉语学科的不少基础课程已有较长的历史,相对成熟和稳定,如何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对其内容进行必要更新,这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到上世纪末,北大古汉语教研室的主干基础课《古代汉语》《汉语史》和《中国语言学史》都实现了主讲教师的世代交替,中青年教师充分显示了他们的优势,对这些课程从内容到形式做了大量的充实和改进,很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四、重视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传统课程的内容更新和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确保古代汉语专业课程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为重要。但新课程的建设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本着尊重传统课程基础地位的原则来进行。因此,我们虽然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为研究生开出新课,但对于主干课程的设立与建设抱着很慎重的态度。比如断代史系列课程的建设,这在今天成为必须,但我们是在《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并取得经验后,才开始《中古汉语研究概况》和《中上汉语研究概况》课的建设,并采取多名教师共建的方式,以求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
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从8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了多次主题的不尽相同的教学改革,其共同点之一都是压缩教学时数,给学生以更多的自我学习的时间。因此,作为中文系主干基础课的《古代汉语》从最初的16个学分,几经压缩,变为现在的8学分,其他课程的时数也都有程度不同的减少。为此,我们提倡中青年教师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吸收他人先进的教学成果。2002年,我们发起召开了古代汉语教学研讨会,与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的古代汉语专业同行交流教学改革的心得和作法,也积极参加了随后在其他学校召开的教学研讨会。
以下举些例子。(附件七:部分课程介绍)
案例一:《古代汉语》课(主讲人:邵永海、杨荣祥、胡敕瑞、刘子瑜、蒋绍愚、张联荣、朱庆之等)
本科生的《古代汉语》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本科阶段古籍阅读和古典修养的兴趣和水平。因此我们高度重视,每学期抽调教研室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鼓励任课教师以教学效果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勇于创新,改进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引进新的教学手段,开出各自的特色。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担纲该课程的教学。
古代汉语课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近十几年来适应课时减少和大文科的客观现实作出的教学主导思想的明确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每学期精心设计五次左右针对学生阅读古书中会经常遇到的疑惑的讨论,穿插到课堂讲授中,这些题目既有从考据角度对具体字词句的不同理解,也有从义理阐释角度对具体问题进行精辟細微的剖析,在讨论中使学生领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们打破过去单纯复习性的训练方式,每一次练习题都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认识并充分利用各类工具书、对版本校勘的初步理解到辨析旧注与今注存在的问题等,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课下练习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古代汉语》课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显著特色:
1)始终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突出重点,力戒繁琐,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比较大的收获。
2)多方位多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为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文本数量的不足,除有针对性的作业实习以及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开办网上课堂、安排学生每学期通读两本原典、请助教组织学生定期讨论、诵读等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们在北大中文论坛(chinese.pku.edu.cn)和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页(ccl.pku.edu.cn)上都开办了“古代汉语网上课堂”,用于师生交流答疑、发布有关教学材料、讲评作业等,从而实现了网络互动,打破了时空界限,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目前我们正在着力建设“古代汉语网上课堂”主页,把古代汉语教学的各个细节完整地搬到网上,并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更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开辟出真正的第二课堂。网上课堂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辅导园地 。
3)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比如,在课下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每学期都安排一至两次旨在训练学生分析语言材料并撰写合乎规范的学术论文的作业,使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通过亲手调查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多数学生反映,古代汉语的期中论文是他们进入大学之后第一次被明确要求写规范的学术论文。2000级有位同学在学习古代汉语课时对诗律中的折腰体现象有兴趣,在老师指导下,穷尽性地查阅了前人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该论文后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2002级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四位同学在学习诗律时萌生出使用计算机对《全唐诗》所收全部律诗的格律进行全面分析的想法,最后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开发出《近体诗格律研究的计算机环境的实现》软件,该成果在2003年北京大学挑战杯学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4)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全面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大教学容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更多更深入更系统的知识,而且对课程的内容更感兴趣;教师有更多的教学空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经过多年的努力,古代汉语课程一方面完整而准确地继承了数十年教材建设和教学活动所积累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同时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进行持续的、慎重而大胆的改革,从而使该课程在一以贯之地坚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中国古代文献能力的定位的前提下,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改进和更新。古代汉语课多年来受到学生的喜爱和重视,一直是北大的优秀主干基础课,在课程评估中居于高分段。近年来,主讲教师张联荣获得2002年度北大正大奖教金;邵永海曾两度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刘子瑜获2001年度北京大学安泰奖教金。
案例二:《音韵学》课(主讲人:张渭毅)
本课程是文史哲本科生的基础课和工具课,也是汉语史、方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先行课。力求简明、通俗地阐述音韵学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系统介绍《广韵》音系,简要说明从《广韵》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变规律,为高年级的汉语史、方言学、文字学、训诂学等课程打好基础。原先由唐作藩主讲。1998年始由张渭毅主讲。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了较多的补充和改进,力图反映音韵学研究的新成果,比如《卢宗迈切韵法》在1992年鲁国尧先生的文章《卢宗迈切韵法述评》发表以前,海内外还不知道宋朝有这么一部重要的切韵学著作,我们及时补充进来,作为等韵学重要的内容讲授。音韵学可以分为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四大块。其中,古音学和北音学在高年级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中会专门讲授。作为二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程,我们着重讲授音韵学的核心内容——《广韵》学(即今音学)和等韵学。我们在原来的教材《音韵学教程》的重点内容——《广韵》音系及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音系比较的基础上,用了较大的篇幅补充讲授等韵学基础和宋元两派六部韵图的结构,力图进一步用等韵学阐释《广韵》学,重视《广韵》的音韵结构的解释和声韵配合关系的介绍。针对课时减少的现状,加大了学生的课外练习和教师课后辅导的力度,比如通过课下补课,重点介绍今人所著几部重要的音韵学工具书的使用;指导学生动手系联《广韵》的反切;指导学生用电脑技术处理《广韵》反切的声韵调地位,组织学生做出《广韵》常用反切音韵地位和今音的电子检索系统,培养学生熟练查检《广韵》、《韵镜》和折合古反切的现代普通话读音的基本功。
案例三:《汉语史》(下)课(主讲人:宋绍年、杨荣祥)
1995起由宋绍年主讲,2003年杨荣祥加入。
在语法史部分结合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专题讲授重要语法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演变规律,如“汉语语序的发展演变”、“汉语数量表达的发展演变”、“构词法的发展”、“上古汉语的代词系统及其发展演变”、“‘词类活用’与上古汉语的‘综合性’特点”、“判断句的产生及其发展”、“被动句的产生及其发展”、“动结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汉语疑问句的发展演变”、“近代汉语助词体系的形成”、“近代汉语语气词体系的形成”、“近代汉语介词体系的形成”、“近代汉语副词体系的形成”、“处置式的发展演变”、“汉语词类体系的历史演变”等。
要求学生除了阅读基本的参考教材和书籍外,还要结合各个专题,大量阅读老师开列的相关参考文献。同时,要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参考文献,完成两次作业,就某一个专题写一篇不少于4000字的论文。
案例四:《中国语言学史》课(主讲人:张渭毅)
从1982年起由何九盈主讲。2001年3月起由张渭毅主讲。将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和清代六个时期,简要介绍和客观评价各时期的语言学名著,引导学生在宏观的学术背景下搞清古代语言学各种学说、思潮,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发展的脉络和基本规律。由于近20年来,国内外中国语言学史各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重大的进展,在何九盈教材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大量篇幅,介绍和评价美国、日本、欧洲和港台学者研究成果,引导学生研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语言学名著片段以及今人所作相关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开展课堂讨论,关注语言学史研究的新动态,讨论新问题。
案例五:《近代汉语研究》课(主讲人:蒋绍愚)
本课程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于上个世纪80年代新开设的课程。1986年,蒋绍愚第一次在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给研究生讲授此课,随后于1989年根据反复修改的讲稿写成《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一书出版。至今该课程一直是汉语史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
这门课的最大特点是将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教师自己的研究结合起来,将对成果的介绍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结合起来,内容丰富。另一个特点是,每一次授课的内容都和上一次有相当大的不同,在课堂上总是介绍近代汉语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不同的学术见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也把语法化理论、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理论观点用于近代汉语研究。
案例六:《中古汉语研究概况》(主讲人:朱庆之、胡敕瑞、张渭毅)
中古汉语研究近年来成为汉语史学界的热点。与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研究相比,中古汉语研究的历史最长,积淀的成果最多,可以开展研究的话题也最多。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研究室主办了首届全国中古汉语学术研讨会,在学界掀起了研究中古汉语的热潮。2003年9月,由朱庆之牵头,朱庆之、张渭毅和胡敕瑞三人合作,分别讲授中古汉语词汇、语音和语法,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古汉语研究概况课程。
本课程为《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的姊妹课,旨在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中古汉语(东汉到隋唐)的研究概况。汉语史分为“上古”“中古”和“近代”三期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相对而言,“上古”和“近代”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古”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而略显薄弱,但作为汉语史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也初现规模。本课将通过与上古和近代的比较,具体介绍汉语在中古期间发生的诸多重大变化,详细介绍国内外在中古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力争进行审慎确当的评价,同时进行方法论和今后研究重点的探讨,为有志于从事中古汉语研究的学生打下一个初步的研究基础,其他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可以了解中古汉语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案例七:《马氏文通研究》(主讲人:宋绍年、邵永海)
本课程开设于1956年,最先由王力讲授,并一度聘请吕叔湘讲授。80年代初,1980年——1994年由郭锡良讲授;1995由宋绍年讲授,2003年由邵永海加入。
古汉语语法研究包括共时语法系统的研究和历史语法演变的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本课程属于共时语法系统研究的范畴。
本课程通过指导硕士研究生精读《马氏文通》,使学生站在汉语语法学今天的高度重温经典之作,在准确理解《文通》文本的基础上,知人知世,充分发掘当今通行的古汉语语法系统同《文通》之间的联系,比较二者在词类系统、句法系统和句类系统诸方面的异同、得失,使学生建立起完整、清晰的古汉语语法系统观念。
本课程要求硕士研究生读出经典的现代性,而不是把经典仅仅当做古玩来欣赏、把玩。课程要求学生同时阅读重要的《文通》研究著作和有代表性的古汉语语法著作,引导学生思考上古汉语语法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上古汉语语法系统研究应该如何向前发展,汉语语法系统研究怎样同语法演变研究相互配合,以及《文通》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能够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本课程采用讨论方式授课,根据《文通》内容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指定基本读书范围,并确定每次课的中心发言人(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作为中心发言人),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并对讨论进行总结和评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的课程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中既包括了王力、魏建功、周祖谟等第一代学者开创,唐作藩、郭锡良、何九盈等第二代学者传承的辉煌业绩,也包括了新一代学者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辛勤工作。尤其是近五年来,我们已经完成古代汉语专业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交替,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中青年教师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都在更加努力地进行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以无愧于这个光荣的集体。通过这个项目的总结,可以看到这种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结果,聊以告慰前辈,当然也让我们看到了不足。我们衷心地盼望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教,使今后的工作更上层楼。

 
     

 

版权所有(C) 2005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 网站管理员:qudan@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