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目的
        城市化是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最为迅速、最有意向性、最有可识别性的物质文化的表象,现代城市化不仅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享受,也会“斩断”与传统文化间的联系,造成人类社会的迷盲。把城市问题当作历史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或者把城市的发展演化作为展开历史的一条引线,已经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课程的定位就是用中外城市作为线索,引入到中外比较史学和比较文化的教学中来。 《比较城市史:地图、城市形态与文化》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的全校本科生通选课。讲授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通常于春季学期开设,授课(含课堂讨论)约16周。自2001年以来已经讲授3次。
        希望通过《比较城市史》课程的讲授,对中外城市典型案例的解读,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城市兴起、发展、衰落、演替的历史过程,认知世界各类城市的形态特征与功能结构,分析导致其形成的原由。这将有助于学生从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视角,以城市为线索,去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史。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城市地图的解读、城市航空照片的辨认,借助考古资料的运用、城市建筑景观的鉴赏,掌握以下层面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分析城市选址、成长的地理条件,城市风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过程; 用比较的观点阐述中外城市在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城市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折射的社会共性与文化异质,城市与社会制度的依存关系; 初步掌握城市历史地理学、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分析现实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内容提要
        本课程首先讲授中外各个学科有关城市概念的不同流派,城市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介绍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与局限性。 然后,按照从古代到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划分若干历史阶段,以中、外有特色的城址和历史名城为例,阐述城市形态与功能结构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最后,通过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国《文物保护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法规》,阐述历史文化名城应如何保护和规划。